徐文泊在区委八届十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在区委八届十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徐文泊
(2015年1月16日 根据录音整理)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区委八届十次全体会议,主要目的是传达省委、市委全会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14年工作,部署安排2015年工作。刚才,志新同志传达了省里、市里有关会议精神,总结了全区2014年经济工作,分析了目前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的问题,对2015年经济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我完全同意,请大家抓好落实。同时,会议还审议表决了有关报告,特别是《中共渝水区委关于全面推进法治渝水建设的实施意见(草案)》,大家一定要提高法治意识,依法行政,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社会治理。下面,我就做好2015年工作,重点讲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2014年工作进行简要梳理;二是对2015年工作强调四个方面的问题。
2014年,是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攻坚克难的一年。在国内外复杂多变的经济大环境下,受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我区经济下行压力增大,财政收支矛盾加剧,企业经营困难增多。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和挑战,全区党员干部顶住了压力、保持了定力、经受住了考验,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团结拼搏,真抓实干,抓改革、促发展、惠民生、保稳定、强作风,实施“六大工程”取得明显成效,争创“两个全省示范区”实现良好开局,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更为坚实的基础。
一年来,我们着力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干部作风明显转变。从2014年2月份开始,我们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基础上,根据中央、省市委的统一部署,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紧扣“坚定理想信念、坚持群众路线、坚决改正作风”三个关键,坚持高起点启动、高标准要求、高质量推进,认真做好了学习教育、征求意见、整改落实、建章立制等各个环节工作,确保了规定动作不走样,取得了思想认识成果、实践成果、制度成果,达到了中央和省委、市委提出的目标要求,并得到了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赵爱明同志的高度肯定。各级党组织主要负责人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率先垂范,从上至下扎实推进,带头广泛征求意见、认真查摆问题、抓好整改落实,各班子成员各司其职,一级一级示范,充分发挥了领导干部模范带头作用。同时,结合自身实际,创新自选动作,丰富活动载体,强化分类指导,在深入推进“三大工程”的同时,持续开展“结对认亲、渝水有爱”志愿服务活动,帮助群众解决了一批实际困难和问题,涌现出了一批先进典型、模范人物以及好党员好干部,广大党员领导干部作风明显改进,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改善。
一年来,我们着力推动经济发展升级,发展质量明显提升。以争创全省发展升级示范区为抓手,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突出重点,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做到了发展速度和质量效益相统一。一是加快工业转型升级。在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发展的同时,着力抓好了电子信息、动力和储能电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的引进和建设,维骏科技、翰德科技等一批项目竣工投产,上海宇稀镍铁合金、广东远望科技等一批重大项目成功落户,提升了产业层级,优化了产业结构。全年全区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3户,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持续保持两位数增长。二是促进服务业发展提升。通过规划和政策引导,加快电子商务发展,全区电商企业总数达79家,其中入选省电子商务示范企业3家,全城电商成为全省最大的电商基地。引进南昌银行渝水支行、农发行渝水支行、浏阳村镇银行入驻我区,驻区银行总数达到11家。此外,食博汇·赣西商贸城列入省级服务业集聚区,罗坊镇被认定为全省首批商贸强镇。三是推动发展基础巩固优化。健全项目建设和帮扶机制,全区57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2.6亿元,13个市级重点项目超额完成年度投资计划。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和激励机制,全区新引进5000万元以上项目25个、超亿元项目15个。不断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下村工业基地小微企业孵化园工程、袁河经开区机电产业园工程建设基本竣工,园区承载能力进一步增强。四是抓好风险化解防控。制定了《渝水区政府性债务管理暂行办法》,建立了50万元以上政府性投资项目预审机制,规范控制债务规模。建立健全了“融用管还”市场化投融资机制,“财政惠农信贷通”、“财园信贷通”、“科贷通”等担保投融资取得良好效果。五是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保护。大力推进企业治污改造,关闭转产了一批高污染企业,特别是吉烨煤化,完善了下村工业基地、良山两个污水厂管网建设,袁惠渠水环境综合整治、袁河经开区及周边地区土壤重金属治理、姚圩镇土壤污染修复等工作稳步推进,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一年来,我们着力深化改革创新,发展动力和活力明显增强。坚持市场化导向,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上破除了一些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有效激发了发展内生动力,增强了市场活力。在综合管理体制方面。率先在全省县区实施公务用车制度改革。袁河经开区和下村工业基地“大部制”改革、社区管理体制改革、“扩权强镇”改革均走在全省前列。推行“三单”管理制度建设,已梳理公布第一批“三单”项目共753项。社区管理体制日益完善,29个社区工作站全面撤销,成功组建5个社区服务中心。在财经体制方面。区财政金融委员会正式成立,出台了政府性投资项目预审等措施,加强了风险防控。乡镇财政体制改革、园区财税体制改革、政府性债务管理等多项改革基本完成或取得实质性成效。在市场管理方面。合同环境服务制、工商登记制度、政府购买服务等改革稳步推进,“助保贷”和“财源通”进一步拓宽了企业融资渠道。在统筹城乡方面。农村工作委员会正式成立,有效整合了全区农村工作。搭建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交易市场和信息化平台的搭建,加快推进了农村土地流转公平、公正、高效运转。通过这一系列的改革,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
一年来,我们着力改善民生福祉,群众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坚持以人为本,着力保障民生投入,有效推进了50件民生实事,广大群众进一步感受到了发展成果。一是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完善。持续加大民生资金投入,全年各项民生支出同比增长10%。注重困难群众生活保障,城乡低保管理进一步规范,经济适应房、廉住房、公租房、农村危旧房改造等安居保障性工程建设取得新进展。积极推进农村颐养之家、城镇居家养老服务试点和“救急难”试点工作。二是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教育基础设施条件进一步改善,高效课堂教学改革稳步推进,严格控制“低龄”儿童入学,有效缓解了城区小学“大班额”现象。在良山镇推行了乡村卫生一体化管理试点,4个乡镇卫生院和沙土卫生服务中心投入使用卫生服务能力持续提升。三是城乡建设管理不断加强。11条背街小巷改造全面完成,城区农贸市场升级改造稳步推进,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进一步完善,城市管理考评更加科学,全区城镇化率达65%。集镇建设稳步推进,罗坊镇荣获全国重点镇,4个中心镇实施项目30个,完成投资2.1亿元。乡村面貌明显改观,中心示范村、村镇联动建设扎实开展,75个新农村建设点示范效应明显。四是社会环境持续稳定。积极推广了网上受理信访、联合接访等模式,有效畅通了群众的诉求表达渠道。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先后组织开展了工业园区及周边治安环境、打击“黄、赌、毒”等12项专项治理行动,群众安全感不断增强。全面实施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安全生产形势保持稳定。
一年来,我们着力优化政治生态,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明显提升。按照中央对党的建设的部署要求,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大力建设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全区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进一步激发。一是牢固树立正确用人导向。继续遵循了“四个坚持”原则选用干部,完善了干部绩效考核办法,注重考核结果运用,一批德才兼备、成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得到了提拔和重用,把想干事、能干事的干部放在了重要岗位。二是不断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坚持理论武装头脑,全年共开展区委中心组学习21次,先后组织科级领导干部、80后年轻干部、村(社区)党组书记和大学生村官等进行集中学习培训,培训人次达2000余次。同时,拓展了学习载体,开通了全区网上干部在线教育学校,学习风气越来越浓。三是扎实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大力整治“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23个“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转化率达100%,共调整党组织书记14个。严把党员发展关,提高了发展党员质量,同时疏通党员出口,保持了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加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22个省、市级项目验收合格。四是持续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内外宣传工作取得积极成效,抓好了中央和省、市、区重要会议精神的宣传学习,组织开展了“苏区好干部”、“送道德模范一台戏”、“新余达人秀”等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组建了渝水区志愿者服务中心,开通了官方政务微信公众平台“精彩渝水”,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思想道德文化示范区建设深入开展,5人成功入选全国身边好人榜,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五是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探索实行了乡镇(办)和区直单位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向区纪委述职述廉工作,开展了专项巡查工作,加强检查考核,对2个党风廉政建设评定为“不合格”等次的单位,取消年度评优评先资格。坚持正风肃纪,狠抓八项规定执行情况监督检查,有效制止公款送礼、公款吃喝等行为发生,切实规范了公务人员廉洁从政行为。坚持重拳打击腐败行为,健全反腐惩防体系,党政纪处分50人,移送司法机关8人。
一年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是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也是全区上下广大干部群众共同努力的结果。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全区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仍然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一是宏观经济形势不明朗,影响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多,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二是政策制约因素多,发展条件受到限制;三是要素瓶颈依然突出,发展障碍阻力大;四是历史遗留问题处置艰难,风险防控和维护稳定压力加大;五是部分干部为官不为思想严重,发展的内生动力亟待增强。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要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分析,努力探索应对办法,有效克服我区经济和社会发展阻力。
2015年是“十二五”的收官之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推进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起始之年,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更为坚实基础的重要一年。做好今年的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今年全区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精神部署,主动适应新常态,进一步提升发展质量、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进一步夯实发展基础、进一步推进依法治区、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进一步强化党的建设,努力在争创全省改革创新示范区和全省发展升级示范区上展现更大作为,为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关于今年经济工作的目标、任务和要求,刚才,志新同志代表区委、区政府作了具体部署,我完全赞成,特别是与往年相比,今年区里在制定各项目标任务时有所转变,不再一味追求两位数增长,而是本着求真务实的态度,主动从我区实际出发,调低了今年各项经济指标任务。所以,我们必须要严格按照各项工作目标任务要求,全力以赴向前推进,确保各项工作目标任务全面完成。我就做好今年工作,再强调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推动发展升级
经济发展新常态,已经提出了一段时间,但是我们要充分认识,经济发展新常态究竟包含哪些内容,我区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情况如何。首先,我们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我国已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战略判断。一段时间以来,社会上对新常态存在不同理解,有的人把新常态视为洪水猛兽,认为唱衰了中国经济;有的人则片面理解新常态就是经济低速增长,这些认识都是不正确的。习总书记在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演讲中,对新常态的特征作出了权威界定:一是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二是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三是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到创新驱动。同时指出,新常态也伴随着新矛盾新问题,一些潜在的风险会渐渐浮出水面。在前不久召开的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上,习总书记对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趋势变化,又作了深入分析,在科学认识当前形势、准确研判未来走势的基础上,从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出口和国际收支、产业能力和产业组织方式、生产要素相对优势、市场竞争特点、资源环境约束、经济风险积累和化解、资源配置模式和宏观调控方式九个方面对新形势新变化进行了全面分析。希望大家认真学习领会习总书记的讲话精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对当前形势的科学判断和总体要求上来。其次,我们要充分认识我区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呈现的阶段性特征。主要体现为四个“转变”:一是全区经济发展速度从高速向中高速发展转变;二是发展方式从追求规模速度粗放型增长向速度、质量、效益并重转变;三是经济结构从传统产业向产业转型升级转变;四是发展动力从单一的投资拉动向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并重转变。在新常态下,我们要切实转变观念,结合我区实际,科学研判当前形势,理清思路,突出重点,攻坚克难,持续推进发展升级,在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上要速度、要质量、要效益。具体要做到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要保持一定的发展速度。与周边县区相比,我区还有很大差距,经济总量不大,发展不足,属于欠发达地区。2014年,全省100个县(市、区)财政收入超20亿元的有30个,超过30亿元的有16个,超40亿元的有8个,其中南昌县达到87.3亿元,位居全省之首,我区排名17位。从我区建设小康社会情况来看,在25项监测指标中,有18项提前完成了时间进度。之所以建设小康社会取得如此成绩,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前些年持续保持了一定的发展速度。从2014年全区企业纳税情况来看,超2000万的有5家,其中3000-4000万元的有3家,4000万元以上的有1家,这表明我区企业效益还有待提高。所以,在目前财政收入相对落后、经济总量偏小的情况下,如果没有一定的发展速度,谈质量谈效益就是一句空话,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我们必须要保持一定的发展速度,保住现有优势,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在新常态下,如何保持一定的发展速度,关键在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第一,要加大招商引资。去年12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清理规范税收等优惠政策的通知》, 对规范税收等优惠政策作出了明确要求,这对招商引资将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如何在这样的背景下招商?我认为,必须要主动适应、积极作为。要探索建立产业发展基金,培育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要加快建设标准厂房,发挥房租杠杆作用,吸引企业投资入驻;要制定企业创新、技术转型升级鼓励奖励办法,统一支持企业创新发展。同时,继续采取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营造环境招商等多种方式,提高招商引资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培养产业集群发展上有新的进步。第二,要加快项目建设。目前,在经过多重论证的基础上,全区已确定重点项目43个。要坚持只进不出的原则,继续加大项目建设力度,健全重点项目监管机制,进一步完善项目帮扶制度,严格落实项目推进工作责任制度、通报督办制度和考核评价制度,认真做好项目筛选工作,保持项目建设高位推进的态势。第三,要加强“三争”工作。要抢抓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支持赣西经济转型加快发展等政策机遇,特别是2015年中央5.8万亿项目库投资政策,要积极组织申报,重点以保障型安居工程、城镇基础设施、资源环境、农林水、粮食生产等领域为方向争取上级资金,促进投资对发展的拉动作用。第四,要巩固和完善城乡基础设施。要切实抓好农田基本设施建设,加快推进中小河流重点县综合整治及水系联通、袁河南联圩除险加固、高标准农田等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要巩固和完善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以罗坊、良山两个省百强重点镇建设为龙头,继续加快中心镇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以及背街小巷、新农村建设等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改善城乡面貌。要持续完善城乡交通网络,全力抓好农村公路管护,协助抓好蒙华铁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构建现代交通网络体系。第五,要优化发展环境。要注重打造良好的政务环境,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提升窗口服务质量;进一步完善重点项目代办制,推进网上并联式审批,提高行政审批效率;要注重打造良好的法治环境,严厉打击强装、强卸、强揽工程的行为,让企业安心生产、顺心经营、舒心生活;要持续优化政策环境,积极运用好“财源通”、“信贷通”等政策,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主动为企业提供服务,不断推动经济投资环境步入良性轨道。
二是要更加注重发展质量和效益。习总书记指出,把经济发展仅仅理解为数量增减、简单重复,是形而上学的发展观,我们要的是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发展。当前,我区全面小康社会仍然面临诸多挑战,据统计,2014年全区三产结构比为12.90:58.28:28.82,第三产业占GDP比重偏低;全区规上工业企业工业总产值291.46亿元,其中十家工业战略新兴企业工业总值44.74亿元,仅占比重15.35%;还有单位GDP能耗指标偏高、人均公共文化财政支出偏低等等。要解决好这些困难和问题,关键在于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所以我们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从主要依靠拼资源、拼消耗、拼环境来追求经济增长的粗放经营,向注重提升经济竞争力、注重可持续发展转变。第一,要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引进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化产业结构。在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同时,注重向集群发展方向转变,努力打造产业集群,有效增强发展优势。大力发展钢铁精深加工、特钢、现代装备制造等钢铁及延伸加工产业,将袁河经开区建设成高性能优质钢铁产业基地和现代装备制造基地。下村工业基地要依托现有产业优势,重点培育发展新材料新能源、光电信息、动力和储能电池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第二,要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加快推进土地流转,切实抓好土地确权登记,大力培养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兴农业经营主体,巩固和提升新余蜜桔、商品蔬菜、高产油茶、有机水稻、花卉苗木、药材六大主导产业,推进标准化生产,实施品牌化战略。同时,加快推进农产品深加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扩大市场占有率。第三,要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坚持现代服务业与新型工业双轮驱动,鼓励发展电子商务、商业保理、金融衍生、现代物流等新兴经济业态,鼓励企业探索开展信托融资、租赁融资等新兴融资模式,推动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金融服务组织建设,并规范各类融资担保。第四,要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坚持市场化导向,推动生产要素合理流动,着力提升生产要素保供能力。要集约利用规划、土地、林地等指标,特别是土地规划,争取将园区土地控规纳入上级总规范围,提高企业投资效益。要充分发挥本地资源优势,加快发展硅灰石、白云石等精深加工业,采取整合、收购、重组等方式,进一步提高资源加工质量和档次。第五,要防范债务风险。今年要高度重视债务风险防范工作。对目前政府性债务形势,各地各单位尤其是债务较重的地方要高度重视,积极探索解决办法,逐步化解债务规模。政府要抓紧做好债券申报发行工作,积极有效跟踪对接;要做好银行贷款到期还本付息工作,确保政府不出现信用风险;要强化税收征管,做到有根税源应收尽收,严厉打击偷税、漏税、逃税等各类违法行为;要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坚持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推行零基预算,做好财政资金绩效管理,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
三是要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发展成果最终要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在民生问题上,坚持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的原则,不断改善民生福祉,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第一,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要全面落实好五保户、低保户、重点优抚对象、低保边缘家庭、农业补贴政策以及其他特殊困难家庭各项惠民政策,提高城镇居民低保标准,提升医疗救助资金使用效率,加强城乡低保规范化管理,加快推进居家养老、农村颐养之家等老龄事业的快速发展,全面完成上级下达保障性安居工程和农村危房改造等各项社会保障工作任务。第二,要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要切实推进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抓好通济小学、富塘小学、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等城乡学校基础设施建设。要健全基本药物制度,推行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全科医生和乡村医生签约服务等新型医疗服务模式,推行产权公有村卫生室建设,大力推进全国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不断丰富群众文化娱乐休闲活动载体,完善渝水社会福利基金工作机制,推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示范区创建工作。第三,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要将生态环境保护提升到更高的战略层面,继续淘汰落后产能,关停重污染和治理无望的企业,大力推进工业污染治理、乡村垃圾和污水处理,有效治理畜禽养殖污染和农业面源污染,加强环境监测和环保监管。要切实抓好蒙山、百丈峰“两山”生态环境和仙女湖、孔目江两个主要饮用水源的保护工作,做好国家级、省级生态乡镇(村)和省级生态区申报创建工作。
二、主动适应全面深化改革新常态,增强发展活力
全面深化改革是党中央在新形势下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唯改革创新者胜。我们要深刻认识到,全面深化改革不仅是当前一项重要和紧迫的任务,也是事关长远发展的战略抉择。我们必须主动适应全面深化改革新常态,围绕争创全省改革创新示范区这个目标,持之以恒向前推进,破除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不断增强我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内在动力。
一是要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要正确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以改革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提高行政服务效能。要全面运行“三单”管理,进行流程再造,减少审批事项,简化办事程序;建立重大决策科学民主化制度和重大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度,加强对权力运行进行有效管理和监督;完善网上审批制度,提高网上审批率;加快推进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深入推进乡镇、园区财税管理体制改革,全面实施“零基预算”和部门经费包干制度,健全预算绩效管理制度。
二是要深化市场体制机制改革。要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大力推进区投融资公司的整合和区中小企业担保中心股份制改革;制定罗坊、良山特色工业园区发展规划和鼓励办法,制定电子商务发展规划和鼓励办法,建立工业产业升级激励机制,健全公共资源交易体制,制定出台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发展鼓励办法,深入推进政府购买社会服务,建立全区企业信用等级评价结果应用办法,促进市场要素合理充分流动,加快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三是要深化社会治理体制改革。要坚持以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和源头治理推动社会治理体制改革,加快构建多元合作、共建共享、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系。全面推行罗坊镇村级民事代办制;建立健全社会诚信体系,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加快推进法治渝水建设关于涉法涉诉的体制机制改革,建立健全涉法涉诉信访改革办法,依法处理涉法涉诉信访问题;健全社会组织服务体系,积极培育发展各类社会组织,引导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和服务。
四是要深化社会事业体制改革。要处理好基本公共服务与非基本公共服务的关系,促进社会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健全社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充分发挥社区自治功能;探索制定教育综合改革配套政策,重点巩固和扩大城乡学校高效课堂教育改革成果,全面实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和符合素质教育的学校办学水平评价制度;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建立健全医疗服务管理新机制、乡村卫生一体化管理新机制,提高城乡卫生服务水平。
三、主动适应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新常态,转变服务方式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阶段和全面深化改革攻坚时期作出的又一项重大战略部署。刚才,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共渝水区委关于全面推进法治渝水建设的实施意见》。我们必须适应新形势新要求,按照中央和省市区委关于法治建设的有关要求,结合渝水实际,把全面推进法治渝水建设作为全区上下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来抓,牢固树立法治意识,弘扬法治精神,切实转变政府的领导方式和服务方式,进一步增强推进法治渝水建设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一是要做到“心中有法”。近年来,我区法治建设取得长足发展,但法治观念不强、依法办事能力欠缺、人治思想、徇私枉法等现象依然普遍存在,这些都是法治思维弱化、法治观念淡薄的集中体现,所以我们要推进法治渝水建设,就要做到人人心中有法,而不是成为法盲,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成为学法、守法、用法的榜样。各级领导干部要进一步坚定法治信仰,自觉拥护、尊崇法律的权威和尊严,牢记法律红线不可逾越、法律底线不可触碰;完善各级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制度,将宪法、行政法、公务员法、信访条例等依法行政相关法律知识和反腐倡廉法律法规知识纳入学习范畴,提升法律意识。同时,要加大宣传力度,教育引导广大群众党员干部的树立法治意识,形成知法、守法、用法的浓厚氛围。
二是要做到“办事依法”。我们要牢固树立“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的规则意识,坚决做到以规范、约束和监督公权力的运行为核心,坚持把办事依法作为政治责任、施政习惯、自觉追求。要明确权力边界,注重强调执政行为的合法性、程序性、权利义务性、公平正义性,严格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克服特权思想。要严格落实“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重大决策必须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作为法定程序,做到程序一环不缺、一步不漏。要强化监督问责机制,依法规范和行使公共权力,强化执法监督力度,坚决纠正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真正做到执法为民,让广大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
三是要做到“遇事找法”。要树立对法治的崇尚和信仰,善于运用法治的思维、法治的方式化解矛盾、解决问题、推动工作。这就要求我们强化法治意识,在遇到事情、处理问题时,首先要以宪法、法律为准绳,努力提高运用法律的能力,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有力纠正当前社会上普遍存在的信访不信法、找人不找法等错误观念,切实维护司法公平正义。同时,各级党组织要将法治素养和法治能力引入干部考核评价、选拔任用标准,在相同条件下,优先提拔使用法治素养好、依法办事能力强的干部,让法治思维成为各级干部主动自觉的惯性思维方式。
四是要做到“带头守法”。全面推进法治渝水建设,必然要对领导干部工作方式、行为方式提出更高要求。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坚持把领导干部带头学法、模范守法作为提高法治意识的关键。作为运用法治方式治国理政的执政主体,各级领导干部要当好法治渝水建设的带头人,充分发挥表率作用。党员干部特别是单位主要负责人要带头信法,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用法治精神武装头脑,把法律意识深化为内心信仰,消除“人治”心态;要带头学法用法,知行并重,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法律知识和素质,增强法治思维水平和能力,推动社会改革和经济发展。同时,要带头接受监督,加大自身、社会、媒体等各方监督力度,坚决执行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制度,确保司法独立公正。
四、主动适应从严治党新常态,提升党建水平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全面加强党的各项建设,对党员干部的约束越来越紧,对党组织的要求越来越高。我区大多数党员干部都能适应从严治党新常态,但是也有少数干部在思想上存在偏差,有的抱怨党规党纪禁令太多、要求太严,觉得“越来越不自由,越干越没有意思”;有的担心从严治党制约工作,持续反腐影响发展,甚至提出反腐“危害论”、“过头论”,这些都是十分错误的思想观念,我们要坚决纠正过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建立正确的政绩观,把抓好党的建设作为最大政绩。我们要坚决贯彻这一要求,主动适应从严治党新常态,进一步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一是要切实增强党建责任意识。抓好党建工作,关键是强化党建工作责任意识。以前,有的基层党组织在抓发展时忽视了党建工作的重要性,没有真正做到两手抓、两手硬。在新形势下,各级党组织负责人特别是一把手要牢固树立“抓党建是本职、抓不好党建是不称职、不抓党建是失职”的责任意识,把基层党建工作作为“一号工程”、“书记工程”来抓,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要聚精会神抓党建,要用心用功抓党建,要亲力亲为抓党建,不搞体内循环、自娱自乐,务必把党建工作抓好抓实;班子成员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按照分工抓好分管部门、分管领域的管党治党工作;每个党员干部要增强党的意识和政治担当,争当有信仰、有担当、有情怀、有气节的好党员、好干部。此外,要健全党建工作体制机制,每年开展一次基层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完善党建工作考核办法,并强化评议考核结果运用,从各个环节、各个方面推动基层党建工作责任落到实处。
二是要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党的基层组织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基础。我们要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建立完善基层组织运行机制,切实抓好农村、社区、非公有制企业、机关基层组织建设,选优配强基层班子,对不能发挥作用的村民小组党支部进行合并或撤销,进一步扩大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的组织和工作有效覆盖。继续坚持入党培训考试制度和发展党员票决制、公示制、预审制、责任追究制和党员年审制,加大不合格党员处置力度,疏通党员出口,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持续抓好村级活动场所改造,力争实现全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全覆盖。此外,积极开展“争当优秀党员、争当优秀党务工作者、争当支持党建先进业主”活动,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党员队伍的带动力;深入推进“连心、强基、模范”三大工程,不断提高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水平;持之以恒开展“结对认亲、渝水有爱”志愿服务活动,促进广大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常态化、长效化。
三是要切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当前,滋生腐败的土壤依然存在,反腐败形势依然严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落实党委的主体责任和纪委的监督责任。我们要深刻领会总书记的精神实质和内涵要求,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一方面要坚决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各级党组织特别是主要负责人要深刻认识落实党委主体责任的极端重要性,站在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高度,增强忧患意识,坚守责任担当,做落实主体责任的践行者、引领者。要标本兼治,建立完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制、评价体系等体制机制,扎紧制度的“笼子”,管住领导干部的行为,规范权力的运行。另一方面要坚定不移惩治腐败行为。不断完善反腐倡廉预防体系,持续保持反腐败高压态势,用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做到以零容忍的态度惩治腐败行为。中纪委十八届五次全会对反腐败提出了进一步要求,并明确了查处重点:一是顶风违纪者,十八大后不收敛、不收手,问题线索反映集中、群众反映强烈,现在重要岗位且可能还要提拔使用的领导干部;二是插手工程建设领域、土地出让等行为者;三是违反政治纪律、组织纪律者;四是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者;五是问题多发地的领导干部;六是国有企业;七是销毁证据、搞攻守同盟者。同时,市纪委书记王庆同志明确了三个“必查”:一是群众反映大、线索比较集中的;二是八项规定后仍然不收手、不收敛的;三是上级三令五申禁止的。所以,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中央、省、市纪委对反腐败持续保持高压态势,要严格遵守关于作风建设的各项规定,提高底线不能越、红线不能踩的意识。此外,距离春节仅有1个来月的时间,《关于做好春节期间有关工作的通知》已经印发给了大家,这里,我再重点强调一下关于中办、国办“十个严禁”的纪律要求:严禁用公款搞相互走访、送礼、宴请等拜年活动,严禁用公款吃喝、旅游和参与高消费娱乐健身活动,严禁出入私人会所、借培训中心奢侈浪费,严禁用公款购买赠送贺年卡及烟花爆竹等年货节礼,严禁用公款接待走亲访友、外出旅游等非公务活动,严禁利用婚丧喜庆敛财,严禁违规收受礼品、礼金和各种有价证券、支付凭证、商业预付卡、电子红包,严禁参与各种形式的赌博活动,严禁公车私用,严禁将相关费用转嫁给企业,领导干部操办婚丧喜庆等事宜须严格执行“两报告一承诺”制度规定。
四是要切实提振领导干部“精、气、神”。当前,从上至下强力推进作风建设的新形势下,各项禁令、规定的出台,让我们的干部减少了福利,坐不了公车,缩小了办公面积,禁止了大吃大喝,甚至在节庆日贺卡、月饼都被取消。可以说,禁令之下,上至“舌尖”下至“脚跟”都对我们的干部有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再加上清理干部超职数、事业编制干部晋升渠道不畅通等因素,我们当中有些干部精气神不足,在工作上没了激情,推动工作时少了动力,面对困难没了担当,甚至被“为官不易”、“为官不为”的错误思想所左右,不做渝水改革发展稳定的“助推器”,反而成为全区事业成就的“拌脚石”,这种现象必须加以扭转。第一,要强化责任担当。全区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在座的各位,是全区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的重要领导力量,关系到渝水事业发展的兴衰成败,大家要始终牢记自己的职位要求、职责使命,牢固树立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必须时时想着发展,处处率先垂范,在其位谋其政,善于谋事,敢于决断,不做庸官懒官、不碌碌无为。在遇到困难时,不能胆怯怕事、躲闪逃避,而要迎难而上,积极想办法解决困难,决不能矛盾上交、责任下推,做一个有责任感、有担当的领导干部。第二,要科学选人用人。牢固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建立健全科学选人用人标准,继续遵循“四个坚持”原则选用干部,经常性考察干部,持续加强干部监督管理,进一步完善干部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充分运用干部年度绩效考核成果,旗帜鲜明地支持干事者、保护改革者、容忍失误者,切实为敢干事、能干事、有担当的干部撑腰鼓劲,坚决调整不称职、不能胜任现职、不在状态的干部,在全区上下形成能干肯干者上、软弱平庸者让、无为懒政者下的用人导向。第三,要狠抓责任落实。强卫书记指出,为政之要,贵在落实。一个地方、一个单位要做好工作,落实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否则,就成了一纸空文。要完善层次清晰的责任体系,从区委、区政府开始,全区各单位各部门要将工作任务的责任细化、具体化,明确责任岗位、责任人和时间节点,做到任务明确、责任清晰,防止出现任务不完成而无人担责。第四,要严格督查问责。对落实中央、省、市、区委的重要决策部署和全区的重点工作,要重点进行督查,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能落实到位。要以严的标准、严的要求、严的措施加强督查,确保不流于形式、不走过场。要健全责任问责机制,大力整治“庸、懒、散、浮、拖”等不正之风,对重点工作任务落实不到位的,既问责直接责任人,也要视情追究分管领导和主要领导的责任,坚决纠正干部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问题,确保令行禁止,政令畅通。
同志们,做好今年各项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进一步坚定信心、攻坚克难、少说多干、真抓实干,为争创两个全省示范区、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