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志新同志在区委八届十二次全会上的讲话
(2016年1月5日)
聂志新同志的讲话
同志们:
这次全委会,是在我区全力应对经济下行压力、推动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等下,会议将通过区委常委会2015年度工作报告,徐书记还将作重要讲话。请大家结合工作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根据会议安排,我就《渝水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讨论稿)》起草有关情况、2015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以及2016年重点工作安排,讲三点意见。
一、关于《渝水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讨论稿)》的说明
(一)纲要起草过程
纲要的起草工作是在区委常委会特别是文泊同志的直接领导下进行的。今年2月上旬,区委在八届十次全会上对制定“十三五”规划提出了明确要求。之后,区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和调度“十三五”规划的编制工作,明确了规划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要求和重大举措,为纲要的起草作了充分准备。7月上旬,区委成立了由文泊同志任组长、我任第一副组长、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的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和以江西财大为主的纲要起草工作组。起草组的同志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中央、省委、市委各项决策部署精神,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了各方面意见建议,全力以赴投入起草工作,于10月底形成了纲要草稿。随后,起草组又根据中央建议稿和省委、市委征求意见稿三个文件精神,并结合区四套班子和各乡镇办、各部门、各单位修改意见,多次反复进行了修改完善。在12月28日区政府常务会和12月29日区政府全体会议之后,根据会议提出的修改意见,又进行了部分修改,形成了今天提交全委会审议的纲要讨论稿。
可以说,纲要的形成过程,是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过程,是总结过去、谋划未来的过程,是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的过程。纲要经本次全委会讨论后,区政府将作进一步修改,继而形成“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提请区八届人大七次会议审议批准后颁布实施。
(二)纲要的主要内容
纲要的内容分三大板块、十一个部分,约3.3万字。总体框架是:“紧扣一个总目标、坚持六大发展理念、强化四大保障作用”,总体上呼应了“五大发展”理念指引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第一板块为总论,包括导语和第一章。其中,第一章在认真总结我区“十二五”发展成效、辩证分析“十三五”面临的机遇挑战的基础上,提出了“十三五”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目的在于统一全区干部群众的思想,鼓舞斗志、振奋精神,增强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信心和决心。
第二板块为分论,包括第二章至第七章。这一板块主要围绕如何实现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展开布局,共分为七个部分,相应提出了坚持六大发展理念和七项重大举措。其中,第二章讲实施产业转型升级战略,推动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第三章讲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实现发展动力转换;第四章讲实施开放发展战略,打造开放型经济升级版;第五章讲实施协调发展战略,形成统筹协同发展新格局;第六章讲实施绿色崛起战略,争创省级生态文明示范区;第七章讲实施共享发展战略,形成包容和谐新局面。
第三板块包括第八章至第十一章和结束语。主要提出了基础设施、制度、法治和组织四大保障,这是实现渝水“十三五”目标任务的可靠保证。其中,第八章讲实施基础设施提升战略,构筑长远发展支撑;第九章讲全面深化改革,争创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新优势;第十章讲推进依法治区,促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第十一章讲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为实施“十三五”规划提供坚强保障。
关于纲要的具体内容,由于时间关系,请大家认真研读《讨论稿》。等下徐书记也会在讲话中就有关“十三五”发展目标的确定以及关于提前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工作重点等内容作出分析和布置,这里,我就不再展开阐述。
二、2015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2015年是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攻坚克难的一年。一年来,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严峻形势,我们紧紧团结和依靠全区人民,坚决贯彻区委的决策部署,以争创全省改革创新、发展升级两个示范区为抓手,积极开展“财税增长、金融融资、产业招商、转型升级、项目建设、改革创新”五大攻坚战,经济社会实现了持续健康发展,主要经济指标有10项位居全市前列、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全年预计(下同)实现生产总值212.19亿元,同比增长9.2%;财政总收入31.77亿元,增长15%,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3.36亿元,增长10%,税收收入占比达88.1%;规模以上主营业务收入305亿元,增长3%,工业增加值61.5亿元,增长12%;固定资产投资237.62亿元,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7.83亿元,增长5%;外贸出口总额7.2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9387万美元,增长11.7%;实际引进内资202亿元,增长13.13%;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30817元、14267元,分别增长9%、10%。
一年来,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着力抓好资本运作,财政走出困难局面。2015年是全区经济运行近年来较为困难的一年,政府债务数额庞大,还债还贷全面进入高峰期,融资环境日益紧缩,各种潜在风险日益增多,维护资金安全运行压力巨大,从一季度开始,主要经济指标增幅较去年均出现下滑趋势,全区绝大部分乡镇财税一直负增长。而且今年以来,受行政事业单位工资增资提标、民生社会事业扩面、城市建设投入翻番等因素影响,财政刚性支出日益增大,如不能很好地应对,极有可能出现资金链断裂、财政运行难以为继、工资难以及时发放到位的困难局面。面对严峻形势,我们及时调整工作重心,把打好财税增长和金融创新“组合拳”作为压倒一切的中心工作,解放思想,敢于担当,全力以赴开展资本运作,凝心聚力抓好总部经济,财政收入实现了逆势增长,区本级财政走出了困难时期。12亿元企业债券获国家发改委批复;总部经济贡献税收14.88亿元,实现可用财力5.9亿元;存量债务置换成效明显,争取省级置换债券资金11.41亿元,年节约债务成本1亿元以上。2015年,全区负债率下降17个百分点。
(二)着力抓好改革创新,机制创新显现新成效。行政审批稳步推进。“三单一网”管理改革全面完成,流程再造和绩效考核细则先后出台,渝水政务网基本实现与网上审批系统、电子监察平台的无缝衔接。商事制度改革深入推进,“一照一码”全面实施。村级民事代办特色鲜明,梳理便民服务事项17大类559项,比省级目录新增2大类59项,实现182个行政村全覆盖,为民代办事项4.32万件。9个标准化社区硬件配置基本到位,社区数字化综合服务管理平台上线运行。政府职能加快转变。行政机构职能转变及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深入推进,“三定方案”正式出台,区卫计局、区市场监管局挂牌成立。对接新钢社会职能移交取得实质性进展,渝水区新钢街道办成功组建。罗坊、良山扩权强镇工作稳步推进。百丈峰林场改革全面完成。财金改革深入开展。零基预算改革成效明显,盘活存量资金5712万元,单位预算信息全面公开,“三公”经费下降30%。区属投融资机构改革、经营性资产统一监管稳妥推进,区城乡建设投资集团正式组建,“母子架构、一母多子”经营管理格局基本形成。政府性投资新建项目精准压缩,核减项目19个,压缩投资4.45亿元。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稳步推进,确定首批试点项目10个。社会资本参与发展工作成效明显,渝水区养老服务中心、下村镇农村天然气等4个项目纳入市PPP项目库。
(三)着力抓好转型升级,三次产业取得新突破。工业实力显著增强。成立中小企业服务中心、组建产业发展基金,加大企业帮扶力度,推动工业经济调结构稳增长。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4户,总数达115户。29个重点工业项目完成投资10亿元,光大远航锂壳电池、精诚精密机械加工、格鸿科技TPT显示屏等一批项目建成投产。中冶新材成为国内第7家掌握中高牌号和高磁感无取向硅钢生产工艺企业。装备制造、光电信息产业集聚效应日益凸显,现有机械制造企业45家,光电信息企业21家。园区承载能力不断提升,下村工业基地、袁河经开区洋坊片区控规编制全面完成,现代装备制造园投入使用,小微企业孵化园一期入驻率达100%。服务业态日趋繁荣。大众创业持续升温,非公经济规模不断扩大,新发展各类企业3492户,新增注册资本135.4亿元。区电子商务服务中心正式成立,“淘宝中国渝水馆”成功组建。率先在全省启动“星火燎原电商服务中心工程”,农村网商达87家,网上日交易量达13.4万元。银河园老年服务中心被评为省级服务业龙头企业。食博汇·赣西商贸城正式营业。百丈峰景区开发有序推进,忆江南生态园项目顺利落户。良山下保村被列为全省4A级乡村旅游点。金融保障更加有力,渝水湘淮村镇银行顺利开业;区担保中心累计担保金额28.86亿元,担保责任余额7.17亿元;“助保贷”“财园通”“惠农通”共发放贷款3.76亿元,惠及企业和农业经营主体289户。农业效益稳步提升。粮食产量保持稳定,水稻政策性保险实现全覆盖。新增无公害蔬菜基地5家,江南红、都康公司继续获得有机蔬菜产品认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快速发展,现有龙头企业66家、各类合作社983家、家庭农场270户。罗坊大型沼气集中供气工程成为全省样板,首届南方农业工程机械展销会成功举办。全市首个稻田小气候站投入使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基本完成,耕地流转总面积13.83万亩,流转率32.8%。农田水利建设扎实开展,“旱改水”土地整治、土地开发年度任务基本完成,高标准农田、小(二)型水库除险加固、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全面竣工,山塘水库除险加固、千亿斤粮食田间工程稳步推进。
(四)着力抓好项目建设,内生动力得到新提升。17个市级重点项目全部在建,累计完成投资11亿元。51个区级重点项目在建50个,累计完成投资21亿元,瑞晶自动化技术改造、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农村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等一批项目全面竣工。光伏发电平稳推进,建成7个、在建或规划建设15个,完成装机并网发电68.478兆瓦。招商引资再创佳绩。坚持主要领导每月带队招商,25支招商小分队全线出击,共引进5000万元以上项目35个,计划总投资85.3亿元,其中超亿元项目22个,超5亿元项目4个;签约“民企入赣”项目17个,计划总投资106亿元。沃特玛、中电投、江冶特钢、广东科利亚等一批优质企业成功引进。政策资金争取得力。“三争”工作考核方案正式出台,发改口争取项目22个、资金1.6亿元,水利系统争取上级总投资1.62亿元。城区建设投资公司12亿元企业债券、大唐新电扩建等2个项目获发改委批复。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理系统、城西污水处理厂等5个项目列入第三批债券专项建设项目。
(五)着力抓好统筹发展,城乡风貌展现新形象。城乡建设统筹推进。全区行政村、自然村规划编制年度任务全面完成。良山镇总规、控规修编及珠珊镇总规、控规编制正式启动。实施城建项目12个,完成投资6.2亿元。赵家西丘、望城农贸市场分房工作全面落实,熊家分房扎实开展,富贵、塘下、滨江、观下等安置房建设进展顺利。32处背街小巷、13个老旧小区改造和15个小区标准化建设全面完成。新纺、恭惠等6个城区农贸市场投入使用。社区“三位一体”组织架构日益完善,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网上办事平台运行良好。基础设施更加完善。石镇线路面改建全面完工,经开大道建成通车,蒙华铁路渝水段、滨江路西延段、欧东公路建设有序开展。4个中心镇实施重点项目18个,完成投资3257万元,罗坊集镇道路改造、姚圩农贸市场周边道路及管网、水北二期公租房等项目全面竣工。75个新农村建设点建设扎实开展,累计完成投资3656万元。罗坊镇被评为全国文明村镇、湖头村被评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生态环境日益改善。环境保护网格化监管正式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加快推进,生活垃圾“户收集、村集中、乡转运、区处理”模式初步形成。主要污染物减排积极开展,城区扬尘、餐饮油烟污染整治及油气回收治理稳步推进。金珠、泰利、玉兔水泥环境整治基本完工。工业园区重点企业在线监控系统运行良好。生猪养殖生态化改造扎实开展。“一江一河一渠”水环境整治、城西污水处理厂建设顺利实施。“二山”保护与利用扎实推进,以生态修复为主的综合治理有序开展,达标矿企加快复产。
(六)着力抓好社会事业,民生保障获得新改善。民生保障力度加大。年初确定的25件民生实事基本完成。区人力资源市场投入使用,职教中心实训就业基地挂牌成立。社会保障扩面提标稳妥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代扣代缴全面推广,养老金支付率和社会化发放率均达100%。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定点零售药店正式开通。新农合参保率99.9%,城镇职工、居民基本医疗参保率分别达100%、98%。低保听证评议制度全面推广。保障性安居工程稳步推进, 396套廉租房交付使用,1736套公租房续建、1268套棚改安置房全面竣工,4500户南英垦殖场、1600户农村危房改造全面完成。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列入省级重点科技项目16项,实现专利授权量721件。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全面铺开。富塘小学主体工程竣工,通济小学改扩建投入使用,扩容学位1300余个。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进一步完善。区妇幼保健院综合改革、分级诊疗制度稳步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网格化管理、出生人口缺陷干预、乡村卫计一体化管理、乡村医生医疗责任险等扎实开展。56所村卫生室标准化改造全面完成。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积极推进,区文化馆提升改造全面完成。“渝水数字文化网”上线运行。共发展社会文化团体384个,社会文化志愿者1000余名。文化遗产保护成果丰硕,水北黄坑村、罗坊下寸村分别入选全国传统村落名录和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社会环境和谐稳定。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有序推进。涉法涉诉信访改革示范创建积极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平台运行良好,排查化解各类矛盾3393件,调处成功率96.6%。农村综治体系建设全面加强,人和、南安派出所恢复新建,综治平安保险参保率81.6%,“十户手机联防”渗透率51.32%。城区“智慧天网”投入使用。公众安全感满意度92.2%、治安好转率95.8%。应急处置全面加强,新亚新商城政府专职消防队挂牌成立,“智慧校车“安全运行管理稳妥推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仍然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经济增速放缓,部分指标没有完成年度计划。全区经济总量仍然偏小,产业结构有待优化,产业规模不大,龙头企业不足,项目支撑能力不够,防抗风险能力不强。二是财源增收基础不够稳固,刚性支出日益增长,组织财力难度增加,积欠债务负担较重,在民生领域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还存在不少差距,统筹城乡发展任务仍然十分艰巨。三是机关作风虽然有所改善,但是服务意识、担当意识和责任意识仍然不强,不作为、慢作为、消极应付的现象仍然存在,执法不规范、不到位、敷衍塞责的现象时有发生,工作作风仍待改进。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并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加以破解。
三、2016年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要求和工作重点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的第一年,做好2016年经济工作意义重大。全区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全省、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以争创发展升级示范区、改革创新示范区、生态文明示范区为统领,高效率确保 “财政增力、百姓增富、社会和谐”三大目标,高水平提升“金融融资、工业经济、商贸服务、生态环保”四项水平,高强度推进“项目投资、招商引资、产业升级、城乡建设、改革创新”五项重点,打好攻坚战,打赢翻身仗,为“十三五”开好局、起好步。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9%;财政总收入增长10%;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1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9%、10%。
为实现上述目标,从渝水实际出发,我们的主要工作思路是:坚持确保资金安全运行这一工作重心,推进三大产业转型,实施五大建设工程,深化三大领域改革,加快实现富民强区的“渝水梦”。
第一,坚持财税增收不动摇,全力以赴保障资金安全运行。加大财源培植力度,优化资本运营,进一步控制和化解政府债务,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确保财政资金链安全,仍是当前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一要切实抓好金融创新。2016年,我们要在积极争取银行现有贷款指标不大幅削减的同时,实行“眼睛向外”、金融创新,积极开辟新的融资渠道,运用新的融资手段,筹措足够资金,确保政府资金安全运行。重点是继续抓好城投债、中小企业集合债的增信增发工作。区金融办和财政部门要抓紧制定2016年金融工作方案,组织相关主体积极拓展融资渠道和融资手段,提前准备好相关资料,抓紧做好对接、跟踪,确保融资项目顺利落地,确保30亿元融资顺利到位。二要切实抓好总部经济。大力发展总部经济是在实体经济难以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严峻形势下的不二选择。要充分借助我区现有总部经济发展的良好态势,大力实施“走出去、引进来”的战略举措,不断拓展总部经济发展空间,创新总部经济发展路径。重点做好四个结合:一是总部经济与实体经济招商相结合,实现招商引资效益最大化;二是实体园区与虚拟园区招商相结合,实现金融性产业基金助推工业园区发展;三是做大税收规模与做大可用财力相结合,实现存量税收转化为实际财力;四是开展资本运作与实现利润相结合,实现政府性投资效益最大化。三要切实抓好资本运营。加大政府参与市场投资比例,稳妥将全区存量资产、园区建设推向资本市场,通过市场化手段进行盘活增值。扎实做好“土地整治”工作,加大对土地占用指标的储备,抓紧盘活已报批存量土地。加大全区国有资产、资源、资本运营力度,不断壮大资金池,以资本运作整体带动“三资”工作。充分发挥政府性投资“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撬动民间资本参与公共事业投资,解决建设资金不足难题。四要全面提升财税管理水平。整合综合治税力量,健全联动治税机制,建立齐抓共管的综合治税体系。构建信息共享的统一平台,规范税收征管秩序,切实加强税源管控。继续加大财政资源整合力度,加强对涉农资金、民生资金和社会事业资金的统筹安排、科学调度,坚决杜绝财政资金碎片化、撒胡椒面的现象。深化财政零基预算,强化预算硬约束。建立重大支出依法申报、集体决策和报告制度,将预算外资金全部纳入预算管理。加强财政资金的精细化管理,充分发挥财金委前置审批作用,从严控制公共项目财政投资,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对一般性支出要最大限度的压缩。五要高度重视防范金融风险。严格实行企业目录制管理,加强对政府潜在风险的管控,对政府担保性债务的风险控制,要及时采取防范保全措施。强化企业系统性金融风险监测、预警工作,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实施动态监测,强化调度协调。要特别规范运作产业发展基金、PPP专项基金、过桥基金等基金产品,在缓解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同时,实现基金效益的最大化。进一步推动金融改革,试点建设民间融资登记服务中心,清理规范社会各类投资公司、农村各类合作社非法集资行为,加强综合调度,尽力维护金融生态安全。
第二,推进三大产业转型,加快构建多点支撑的的现代产业体系。
转型升级是经济发展提质增效的必经之路。我们要突出壮支柱、创特色、建平台,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推动渝水经济整体实力全面提升。
㈠打好“三大会战”,加快工业经济转型升级。一要深入实施“三大会战”。在高科技产业大会战方面,要按照“定板块、抓规划、建基地、上品牌”的发展思路,以下村工业基地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合作为抓手,抓紧做好3平方公里高科技产业园建设,启动无人机项目的可研、规划和论证工作,大力开展机器人、3D打印、生物医药、大数据等前沿科技产业的招商引资和成果转化工作。在战略性产业大会战方面,全面落实促进装备制造产业发展的17条措施,紧盯装备制造发展方向,加大加环组链、配套延伸力度,重点围绕瀚德科技汽车滤清器、中冶新材高品牌硅钢、现代装备制造园、青园.中部农业工程机械城等产业载体,引入成套、整套机械设备制造龙头企业,促进装备制造业向终高端产业集聚发展。以维骏科技、本一科技、光大远航、晟源科技为龙头,配套引进上下游核心企业,促进光电信息产业集群化发展,力争打造2户过100亿、5户过50亿、50户过亿元的优强企业集群。在工业项目建设大会战方面,实现广东科利亚、浙江玉马、沃特玛新能源等项目正式投产,全力推进新联泰汽车轮毂、现代农业装备制造、精诚精密50万套机械加工等25个重大工业项目建设,确保项目早日竣工投产。二要以园区建设拓宽发展空间。突出提升园区承载能力、产业支撑能力和服务保障能力,推动园区升级发展,确保袁河经开区成为省级工业园。抓好园区调规扩区,强化多规合一,拓宽发展空间。科学编制良山、珠珊、罗坊产业发展规划,全力将罗坊工业园区打造成农副食品精深加工产业园。加快“煤-电一体化”产业园建设。加快完善园区功能配套,加快污水管网、雨污分流管网和休闲娱乐、教育医疗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生产要素保障能力。加快引进工业地产,全面启动30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和城市综合体建设,确保机电产业园二期、小微企业孵化园二期投入使用。三要以优化帮扶振兴实体经济。坚持以企业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突出精准帮扶、扶优扶强,严格工业企业目录制管理,努力形成龙头企业顶天立地、线上企业铺天盖地的产业格局。充分发挥产业引导基金作用,鼓励企业增资扩股、自主创新、两化融合,做优做强。科学制定发展规划,加快完善配套措施,优化中小微企业融资服务平台,帮助企业解决融资、市场开拓等难题,助推“创意、创新、创业”型企业发展。力争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0户以上、四个线上企业入库30户以上。
㈡立足资源特色,加快农业经济转型升级。一要提升优势农业新特色。坚持“稳粮食、保蜜桔、提油茶、优林木、强果蔬”的发展思路,巩固发展新余蜜桔、高产油茶、商品蔬菜、林下经济等特色产业。重点主抓高产油茶,每年由区财政投入500万元,一定三年,设立高产油茶发展基金,加强油茶种植企业同科研院所合作,总结推广栽植技术,以油茶产业发展引领农业结构调整。积极引进油茶、果蔬加工、谷物烘干等农产品加工企业,提升农产品附加效益。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完成罗坊大型沼气集中供气二期建设。二要探索农业经营新模式。实施“互联网+农业”行动,积极构建农产品电子商务、连锁营销、农超(社)对接、展示展销等现代营销模式。以青园.中部农业工程机械城为依托,抓好“农机一站式服务”改革试点。做好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后续工作,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大力发展家庭农场、休闲农业、农技推广、农业保险等新型农业经营模式。三要夯实农业发展新基础。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着力点,结合农业开发、国土、农田水利、土地整治等项目实施,推进田、水、路综合整治,重点抓好山塘水库改造、千亿斤粮食田间工程、高标准农田、水生态文明建设等项目建设。加大“财政惠农信贷通”扶持力度,建立涉农PPP项目库,探索推进“以奖代补”模式,积极引导社会力量、民间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坚持资源统筹,突出主题定位,规划建设全域化现代农业公园,全面提升农业农村发展水平。
㈢依托平台建设,加快第三产业转型升级。一要完善商贸旅游平台。实施服务业三年强攻计划,大力引进和建设一批服务业重大项目,重点抓好铜锣湾商业广场、食博汇·赣西商贸城、城北商务广场等产业载体建设,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努力提升消费占国民经济比重。顺应“互联网+”发展趋势,出台电子商务产业发展规划和“十三五”电商发展指导意见,积极推动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新业态发展,重点依托渝水淘宝馆、全城电商等网络电商平台,结合电子商务进乡镇、进农村工作,多措并举发展电子商务。充分发挥“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优势,科学编制全区旅游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精心策划系列特色旅游题材,加快引进和组织实施一批重点旅游休闲项目,促进旅游产业加快发展。重点抓好以罗坊会议为依托的红色旅游,以百丈峰、蒙山为依托的生态旅游和以秀美乡村、乡土情怀为依托的休闲旅游。积极推进忆江南生态园项目建设。二要夯实交通运输平台。贯彻固定资产投资翻番要求,科学编制农村道路交通网络体系,稳妥推进客运网格化联通工程,着力解决南北乡镇连接问题,打通经济发展大动脉。规划建设蒙华铁路汽车站,确保欧东公路、鹄山货运通道建成通车,祥云大道开工建设。全面实施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加大农村公路危桥改造和水毁公路维修力度,力争完成通自然村水泥路40公里以上、道路拓宽改造30公里以上、公路安保60公里以上、危桥改造10座。积极发展现代物流业,新增运力1万吨以上。三要打造金融服务平台。完善现代化金融组织体系,积极引进省内外股份制银行、村镇银行、保险机构、证券基金公司等金融机构设立分支机构和服务中心。完善区城乡建设投资集团运行机制,加快推进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全方位推行PPP运作模式。组建园区资产化管理公司,稳妥推进工业园区整体包装融资。抓好区属投融资平台整合后续管理,推进担保中心股份制改革。充分发挥“助保贷”“财园通”“惠农通”等金融产品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
第三,实施五大建设工程,全力打造美丽和谐幸福渝水。我们要凝心聚力,大力实施好重大项目、城乡建设、生态文明、民生事业、政府效能等五大建设工程,促进渝水经济更加繁荣,人民生活更加幸福安康。
㈠实施重大项目建设工程,增强加快发展内生动力。一要狠抓重大项目建设。坚持以项目保投资、带产业、促发展,举全区之力抓项目、推项目、建项目。健全项目攻坚组织架构体系,努力破解项目建设用地、资金等要素瓶颈,加快推进重点项目投产运行。计划安排首批区级重点项目65个,其中市级重点项目27个,年度计划投资17.68亿元。确保新联泰汽车轮毂二期、中小河流重点县、新余移动第二通讯楼、南英垦殖场危房改造等45个项目竣工投产或投入使用,力争全年重点项目开工率达100%,年度目标完成率达80%以上。二要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围绕国家、省、市“十三五”规划、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等重大战略,准确把握国家发改委“1+3”滚动投资计划、产业政策和资金投向,突出区情优势,强化对接合作,在新兴产业、基础设施和结构调整等领域包装谋划一批重大项目,推出一批PPP项目。加强与上级部门汇报沟通,争取有更多的项目、政策、资金纳入上级的“盘子”。当前,要积极争取全省扶持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示范县项目,加大村级投入,增强村级经济造血功能。力争争取上级各类资金增长10%以上。三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以完善八大产业链建设和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为目标,紧密结合“十三五”规划编制,研究制定产业规划和项目策划,提升招商引资指导性和实效性。紧盯世界500强、央企和大型民企开展招商,精心组织各类招商活动,力争中国中车等财源支撑性企业落户园区。以集聚上下游产品、降低综合配套成本、拉长产业链条、培育优势支柱产业为目标,切实抓好产业链招商,重点做好五个着力:以青园农机城建设为重点,着力引进一批机械制造、整机装备项目,促进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发展;以小微企业孵化园建设为契机,着力引进一批光电产业链配套项目;以“一厂一路一基地”为依托,着力引进一批物流、仓储、加工项目;以无偿接收新钢山上片区资产为中心,着力引进一批钢铁深加工项目;以百丈峰风景区、罗坊红色旅游、全国乡村旅游示范区为基础,着力引进一批旅游商贸产业;以罗坊工业园为龙头,着力引进一批农产品加工企业。力争引进5000万以上项目50个以上,实现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28亿元以上。
㈡实施新型城镇化建设工程,增强转型发展承载力。一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对接融入全市“精美特新”城市建设,以新一轮城市总规修编为契机,协调全区产业规划、城市总规、土地利用总规“三规合一”,努力拓展城市及园区发展空间。启动新钢山上片区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扎实推进7个老旧公产房片区、4个城中村改造,全面完成12处背街小巷、17个老旧小区改造。实现城区污水管网、雨污分流管网、人工湖泊管网全线连接、全线贯通,确保城南片区率先完成。全力推进城中村改造和仙来办棚改四期建设,确保江景路、滨江小区、观下小区安置房分房到位。全面完成保障性安居工程年度任务。二要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完成城北、袁河、仙来、通洲等4个街道(办)综合社区服务中心建设,改扩建新钢街道办14个社区办公用房。依托数字化综合服务管理平台,打造一批标准化示范社区。力争实现“双无”小区业主委员会全覆盖。推行“精细化”管理,强化社区交通秩序、环境卫生、市容市貌和市场秩序专项整治,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凝心聚力开展文明城市创建。三要树立乡镇特色品牌。要继续按照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要求,突出产业主导地位,打造各具特色的乡镇板块,致力增强乡镇的造血功能。要整合财政涉农资金,加大现代农业招商力度,加快发展规模经营,集中财力,着力培育一、两个特色主导产业。
㈢实施生态文明建设工程,加快构建“美丽渝水”。一要开展生态资源保护。加大“二山”保护力度,严格森林资源培育和监管,全力推进矿区生态复绿工程,协助整改达标企业恢复生产,力促资源高效集约利用和生态保护有机统一。以合同环境服务工作试点为抓手,创新环境治理模式,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参与生态环境建设和生态项目开发。继续抓好节能减排综合示范、资源枯竭型城市等项目建设。积极推进绿色、节能、环保产品和光伏发电应用推广。加强生态文明考核权重。健全矿产资源有偿使用、矿山环境综合治理和生态恢复保证金制度。二要推进环境综合治理。稳妥推进“一江一河一渠”水环境综合整治,确保城西、下村、良山三个污水处理厂达标运行。健全环境保护网格化监管体系,强化环境保护在线监测,实行企业环境污染“黑名单”制度,积极开展环保专项整治行动。确保主要河流断面优质水率达100%,主要饮用水源保护区内水质稳定达到Ⅱ类,袁河、袁惠渠水质稳定达到Ⅲ类,区域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完善城乡垃圾二次清运机制和农村环卫市场运行模式。积极推广标准化、生态化、规模化养殖,全面完成生猪养殖生态化年度改造任务。三要建设和谐秀美乡村。扎实推进79个新农村建设点建设。组织实施水北黄坑等传统村落保护工程。全面完成罗坊、良山规划修编及下村、珠珊规划编制。大力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力争年内集镇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5%以上。稳步推进800户南英垦殖场、1000户农村危房年度改造任务。积极开展沟渠清淤联通工程,加大农业面源污染、重金属污染综合治理,确保水源保护区养殖污染得到有效控制。积极发展清洁能源,重点抓好罗坊沼气、下村天然气、仙来天然气等项目建设。抓好生态乡镇(村)、森林乡镇(村)创建。
㈣实施民生社会事业工程,努力提高人民幸福指数。一要推进社会事业发展。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力支持发明专利倍增计划。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程,推动中小学校舍建设与改造,确保富塘小学投入使用。实施新一轮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抓好幼儿园布局调整,规范办园行为,确保良山、仙来、通洲、六小幼儿园竣工使用。继续推进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制度。确保顺利通过县域义务教育省级督导评估。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全面完成公立医院改革,推进分级诊疗制度。优化定点医疗机构和定店零售药店考核。完善城乡医疗服务体系,鼓励社会资本办医,加大社区医院建改力度,深入推进乡村卫计一体化管理,全面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完成区妇幼保健院、区疾控中心、仰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项目建设。依法实施全面“二孩”政策。加强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巩固提升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成果。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传媒出版、文化产品制造等文化产业,推进文化与旅游、文化与科技、文化与市场融合发展。完善城乡市场监管体系,确保食品药品、特种设备安全。二要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优化“互联网+就业”服务,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浓厚氛围。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创业政策,着力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园区企业就业。健全养老服务体系,完成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居家养老服务信息系统建设,推行政府购买养老服务,全面完成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费代扣代缴,构建区、街道、社区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强化社会保险基金征缴和监管。健全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实现城乡低保、五保供养、重大疾病救助规范管理。三要深入推进精准扶贫。组织实施精准扶贫三年攻坚行动。全面落实中央苏区和特困片区产业扶贫政策,以2.9兆瓦光伏发电和水生态文明创建等扶贫项目为依托,区财政投入1000万元,建立扶贫基金,不断拓展扶贫路径,强化考核机制,全面完成省级贫困村贫困户脱贫年度目标任务。四要提升综合治理水平。紧扣保障社会公正、促进社会诚信、确保和谐稳定三大任务,全面推进法治、信用和平安渝水建设。继续深化信访综合改革,稳妥推行网上信访,畅通信访渠道,努力解决群众合理诉求。强化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健全基层社会服务网格化管理体系,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实施“防控打管考”五位一体的新型治安管理机制,构筑有效防控违法犯罪的“天罗地网”,提高公众安全感和满意度。统筹推进综治平安保险、手机十户联防、矛盾纠纷常年法律顾问、“智慧天网”、“智慧校车”等改革创新事项,全面提升社会治理水平。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加大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安全生产整治力度,确保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㈤实施政府自身建设工程,努力提升经营政府水平。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核心的一点就是要提升领导干部抓经济工作的能力与水平,特别是抓金融创新和财税增长的能力和水平。在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环境下,如果墨守成规、无所作为、等靠要,结果只能是坐以待毙,只有解放思想,敢于担当,抢抓机遇,大胆创新,方能在狭缝中求生存,在逆境中走出一条加快发展康庄大道。因此,我们要切实转变作风、务实高效,展现经营政府新面貌。始终坚持把经营政府建设、保持政府正常运行摆在首位,科学调度经济发展,全面提升财税管理能力。全力以赴开展资本运作,凝心聚力抓好总部经济,千方百计发挥金融创新效益。要完善绩效考核机制,健全“跟踪督查、定期述职”的抓落实制度,定期组织对财税增长、资本运作、金融生态、总部经济等重大经济事项、重点项目的督查考评、述职交账,确保可用财力在现有基础上有新的增长。
第四,深化三大领域改革,不断激发市场经济活力。坚持问题导向,全力推进各领域的改革创新,推动渝水经济社会新发展。一要深化行政管理制度改革。加大简政放权力度,根据上级统一部署,及时全面清理、下放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抓好权力下放衔接落实,有序开展良山扩权强镇工作。完善“三单一网”管理改革,加快网上行政审批和建设工程项目并联审批流程再造,打造行政权力公开运行服务平台。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完善“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按照“成熟一个,实施一个”原则,稳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探索生产经营性事业单位转为企业或社会组织。深化公务员职务职级并行、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健全民事代办长效服务管理机制。二要深化市场经济综合改革。全面建立乡镇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实现农村各类公共资源交易活动规范统一。推行投融资体制改革,建立上下联动、部门协同配套的投资项目审批监管体系。探索推进棚户区改造货币补偿安置改革,加强货币补偿后续服务。扩大民间资本市场准入范围,降低准入门槛,鼓励和吸引社会资本与政府合作参与项目建设运营,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探索实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贷款机制,重点推进农村信用、农业保险担保体系建设。加快中介组织与政府部门脱钩,规范发展社会中介组织。三要深化财税金融管理改革。深化财政零基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完善政府预算体系,全面推行预算绩效目标管理。清理整合规范并公开专项资金,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集中财力支持重大基础设施和重大民生建设。依法组织财税收入,加强对重点税源管控和税收稽查,确保应收尽收。稳妥推进“营改增”和消费税等税收制度改革。积极推广政府购买服务试点,完善购买服务办法和相关指导目录。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充分发挥银行融资主渠道作用,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引导保险资金支持重大项目建设。
现在正值岁末年初,要开展的工作千头万绪,我在这里再强调一下近期的几项重点工作。一是要谋划好一季度的工作。新的一年年已经开始了,各地各部门要树立每天都打“翻身仗”的思想,并结合制定“十三五”规划纲要和专项规划要求,提前谋划、积极布局一季度的工作,推动各类市场主体开足马力、增产增收,确保一季度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开门红”。二是要切实抓好民生保障工作。春节即将来临,这段时间大家要把关心群众生活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各乡镇办、各部门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组织开展访贫问苦慰问活动,切实解决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要保障节日市场平稳运行,加强食品药品监管。要抓好农民工和职工工资发放工作,确保各项工资和福利待遇全部按时足额发放到位。三是要抓好社会稳定工作。各乡镇办、各部门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原则,全面排除各类不稳定因素,认真做好信访工作,把各类不稳定因素消除在萌芽状态。同时要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切实加强对煤矿、工厂、群众密集场所等事故易发领域的安全监督,坚决防范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要落实责任制,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外出报批制,严格执行24小时专人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及时妥善应对各类突发事件。四要坚持廉洁自律。各级领导干部要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严禁年底突击花钱和滥发奖金补贴,严禁收受红包和礼品,带头过一个文明、节俭、清廉的节日。
同志们,今年的经济社会发展任务更加艰巨,责任更加重大。我们一定要坚定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开拓创新,真抓实干,为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健康稳定发展,打好经济社会发展翻身仗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