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水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渝水区安全生产十三五规划的通知
渝水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
印发渝水区安全生产十三五规划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办事处、管委会,区安委会各成员单位:
经区人民政府研究同意,现将《渝水区安全生产“十三五”规划(2016—2020)》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渝水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8年5月5日
渝水区安全生产“十三五”规划
(2016 - 2020)
为大力实施安全发展战略,全面做好“十三五”期间渝水区安全生产工作,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江西省安全生产“十三五”规划》和《渝水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等,制定本规划。
一、安全生产现状和面临的形势
(一)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实施的基本情况
“十二五”期间,在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全区紧紧围绕《渝水区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2011–2015年)》确定的目标和任务,深入开展了重点行业和领域隐患排查与专项整治,多措并举推动各项工作顺利实施,全区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宣传教育等建设取得新进展,安全生产监管监察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安全生产形势明显好转。
整个“十二五”期间杜绝了一次死亡3人以上的生产安全事故,死亡指标均控制在市政府下达的范围内。
五年来安全生产事故情况:
年 度(市下达事故指标) |
事故起数 |
死亡人数(人) |
2011年(3人) |
2 |
1 |
2012年(3人) |
1 |
1 |
2013年(3人) |
1 |
1 |
2014年(3人) |
1 |
1 |
2015年(3人) |
1 |
1 |
“十二五”期间,全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总数5人,全区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
(二)“十三五”期间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十三五”时期是我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促进安全生产工作全面发展、实现国务院确定的“到2020年我国安全生产根本性好转”目标的重要时期。在此背景下,为我区安全生产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1.安全生产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大。党中央、国务院把安全生产摆在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决策部署为做好安全生产工作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全区各级党委政府、各部门和各方面对安全生产重视程度进一步提高,为加强安全生产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思想和组织保证。
2.我区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发展方式转变不断加快,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经济结构调整不断深入,为解决深层次、结构性、区域性的安全生产问题创造了有利条件。
3.安全生产法制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以五级五覆盖为鲜明特征的责任体系基本建成,生产经营单位主体责任进一步增强,为做好“十三五”时期安全生产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4.安全生产基础依然薄弱。当前我区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加速推进阶段,采掘业、化工、冶金等高危行业在经济结构中比重仍然较大,矿山等高危企业数量多、规模小、标准低,从业人员素质普遍不高,特别是高瓦斯矿井安全系数低,低等级公路通车里程长、危险路段多、路窄坡陡弯多车多的现状仍未得到根本改善。
5.一些地方和企业“红线”意识不牢。一些生产经营单位企业主体责任不落实,法治观念淡漠,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冒险蛮干,有的企业甚至非法违法生产经营。一些地方一味追求GDP,在招商引资中降低安全准入门槛,建设项目“三同时”规定监督执行不到位,工业园区安全把关不严,隐患治理不力,在调结构、转方式过程中,对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生产经营单位,整顿关闭态度不坚决。由非法违法生产导致的事故依然是影响安全生产的顽症痼疾。
6.安全生产综合监管系统性有待加强。部分地方、部门专抓安全生产工作的监管机构不健全,人员不稳定,职能发挥及监管责任落实不够,“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需更进一步坚持;安全生产监管制度需更进一步完善,监管方式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还不同程度存在不适应,安全监管队伍与安全生产任务不相适应,基层安全监管力量不足。
此外煤炭、冶金、化工、建筑等传统行业以及新能源产业仍未走出困境,一些企业选择减少安全投入、推迟安全技术改造,有些还拖欠工资,造成设备带病运转,职工情绪波动,给安全生产带来不利影响。
二、“十三五”时期安全生产工作指导思想与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遵循“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坚持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理念,坚持安全发展、依法治安,坚守红线意识,围绕建设“三个全省示范区”主题,以构建安全预防控制体系为主线,统筹安全生产与经济社会发展,聚焦安全生产依法治理,聚焦体制机制改革创新,聚焦安全科技引领驱动,聚焦安全生产基础能力,切实解决影响安全生产和损害群众安全健康的突出问题,全面推进安全生产历史性转变,确保到2020年全区安全生产状况实现根本性好转。
(二)总体目标
到2020年,全区基本形成责任全覆盖、管理全方位、监管全过程的安全生产现代化综合治理体系,事故总量进一步下降,较大事故得到有效遏制,有效防范重大事故,杜绝特别重大事故,职业病危害防治取得明显进展,全区安全生产状况根本性好转。
安全生产相对指标:
序号 |
指标内容 |
累计降幅 |
1 |
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 |
10% |
2 |
亿元地区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 |
30% |
3 |
工矿商贸就业人员十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 |
11% |
4 |
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 |
6% |
5 |
煤矿百万吨死亡率 |
16% |
三、主要任务
(一)深化重点行业和领域的专项整治
1.道路交通。持续开展客运、货运、危化品运输、校车等安全专项整治。在全市实施“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大力整治公路安全隐患,不断完善安全设施,依法强化综合治理。完善道路运输车辆动态监督管理制度,规范卫星定位装置安装、使用行为。实施对客运、危险品运输、工程运输车辆等重点车辆及其驾驶人的动态监管。全面部署驾驶人培训考试制度改革,有序推进自学直考等重大改革事项,基本形成运行有序、管理规范、公开公正的驾驶人考试管理体制。构建动态查控、应急联动和区域协同的交通安全主动防控体系和机制。
2.煤矿。大力推进化解煤炭过剩产能工作,除计划保留的煤矿外,绝大多数煤矿在“十三五”末实施关闭;全力督促煤矿排查水、火 、煤炭自燃、煤尘爆炸等隐蔽致灾因素;高瓦斯矿井全面建设瓦斯抽放系统,做到应抽尽抽;煤矿矿长、副矿长和各专业技术人员培训配备到位;煤矿紧急避险“六大系统”全面建设达标,巷采等非正规开采方式全面淘汰;广泛推广猴车载人、电机车运输、耙渣机等设备,提高机械化水平。
3.非煤矿山。严格非煤矿山安全准入,严格安全审查和许可,持续抓好整顿攻坚,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执行非煤矿山最小生产规模和最短服务年限标准,提高矿山产业集中度和集约化发展水平;建立完善地下矿山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及尾矿库在线监测系统;淘汰落后生产工艺技术和设备,推广使用先进适用技术和装备,进一步提高非煤矿山机械化、自动化水平,全面完成非煤矿山安全标准化达标任务。
4.危险化学品。强化化工园区或集中区安全管理与建设,优化空间布局,严控安全容量,保障安全距离。新、改、扩建化工项目必须进入产业集中区或化工园区。化工园区外企业不得改、扩建,限期搬迁进园入区。推动在役和新建危险化学品企业开展定量风险评估。开展危险化学品企业外部安全距离普查,针对安全防护距离不达标、安全生产无保障的危险化学品企业实施关停。建立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分级管理机制,对风险高企业实施重点监管。全面完成油气输送管道安全隐患整改专项整治,构建油气管道保护和安全管理长效机制。
5.烟花爆竹。杜绝烟花爆竹非法生产加工,加大对烟花爆竹走私、非法经营等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按照“保障安全,合理布点,适度竞争”的原则,进一步规范烟花爆竹批发、零售网点布设,规范批发公司配送作业。完善烟花爆竹批发企业仓储场所管理,全面完成批发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加强安监、公安、工商、供销等部门沟通交流,实现“信息共享、研判会商、协商解决、综合执法”,切实形成监管合力。
6.建筑施工。持续开展建筑施工领域预防坍塌、深基坑等安全专项整治,推进建筑施工企业和项目安全标准化。建立市场准入、市场违规行为查处、诚信体系建设、质量安全事故处罚相结合的工作制度,严厉打击非法转包、违法转包和违规使用聚苯乙烯、聚氨酯泡沫塑料等建筑材料的行为。督促企业建立市场行为规范化、安全管理程序化、场容场貌秩序化、现场防护标准化的建筑施工安全综合防控体系。
7.民爆物品。优化民用爆炸物品产品结构和生产布局,规范生产和流通领域爆炸危险源的管理,减少危险作业场所操作人员和减少危险品在线数量。加快信息化技术与民爆生产技术的融合,主要工序全部实现连续化、自动化和信息化。
8.特种设备。持续开展电梯、起重机械、压力管道元件、气瓶、危险化学品承压罐车、大型游乐设施、园区集中供热、供气管道等隐患专项整治。分类推动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建立故障统计制度,将安全监管重点从控制事故率逐步转移到同步降低事故率和故障率。建立以风险管控为核心的特种设备监测、评估、预警、处置机制。
9.工贸行业。持续开展金属冶炼、粉尘防爆、有限空间作业、冶金燃气等安全专项整治,实施冶金、机械、轻工、建材、有色、纺织、烟草和商贸行业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实施高温液态金属吊运、涉氨制冷企业液氨使用、粉尘防爆等安全技术改造。推动工业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在企业生产制造、销售服务等全流程和全产业链综合安全保障试点。加强工贸企业内部焦化产品、燃气、氨等危险化学品和冶炼、电解、铸造等环节的安全监管。强化外委外包工程安全风险预警。健全劳动密集型加工企业安全防护设施。完善动火作业、有限空间作业、交叉检修作业等安全操作规范。
10.电力。推进电力企业安全风险预控体系建设。完善重大电力突发事件应急会商决策、大面积停电情况下政企社会联动等机制。健全电力事故警示通报和约谈制度。建立电力行业安全生产舆情与监测系统。加强水电大坝的安全风险管理。
11.消防火灾。要加强市政消火栓等公共消防设施建设,落实政府、行业部门及基层消防安全责任并加强督办考核以落实各项制度措施的施行,落实社会单位的主体责任提升单位的自我管理水平,加强消防车辆装备建设并按照国家标准配齐配全灭火救援装备,强化消防安全常态排查治理和重大及区域火灾性火灾隐患治理,强化消防安全源头管理,加强灭火救援能力建设、多元消防力量建设和应急救援机制建设,全面加强消防宣传教育培训。
12.水上交通。持续开展水上非法运输等安全专项整治。开展仙女湖等重点水域、重点船舶、重点时段以及重要基础设施安全综合治理行动。完善船舶自动识别和远程跟踪、重点水域水上指挥联动等系统,加快内河船岸通讯、监控系统建设。全面提高水上救助能力。
13.农业机械、渔业船舶等。加强对农机安全监理机构的队伍建设、技术装备建设和监理人员的技能培训,推进农机安全监理队伍规范化建设,完善农机安全监督管理体系。规范做好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等农业机械注册登记和牌证管理,加强上道路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等在用农业机械年度检验和安全监理,全面提高农机“三率”水平,开展“平安农机”示范创建。严格渔船初次检验、营运检验和船用产品检验,实行渔船修造企业资质认可制度。完善渔业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建立完善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共享机制。
(二)加快构建安全预防控制体系
1.扎实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在工矿商贸和交通运输行业领域普遍开展岗位达标、专业达标和企业达标建设,通过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增强企业的安全生产意识,强化企业的安全生产基础管理工作。将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效果,作为实施分级分类监管的重要依据,实施差异化管理,对在规定期限内未实现达标的企业,要依据有关规定采取暂扣其安全生产许可证措施,推进其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加大执法检查力度,督促企业提高安全生产水平。
2.扎实推进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建立以生产经营单位为排查治理责任主体、政府部门为督促执法主体和社会公众为监督参与主体的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督促企业建立以隐患分级标准、责任清单和奖惩制度为核心的内部隐患排查制度,积极开展隐患拉网排查、挂牌整改、档案管理和追踪督办,建立常态化工作机制,突出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全覆盖、无缝化和动态化管理,建立健全重大事故隐患治理督办制度,督促生产经营单位消除重大事故隐患,对重大隐患要切实做到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五到位”。
3.扎实推进安全生产诚信体系建设。完善安全生产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建设企业和个人安全诚信系统,把企业安全生产诚信建设作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把企业安全生产信用记录纳入统一的信用信息共享交换平台。完善安全生产“黑名单”制度,实现与社会征信系统对接,向社会公示,对列入“黑名单”的企业,在经营、投融资、政府采购、工程招投标、国有土地出让、授予荣誉、进出口、出入境、资质审核等方面依法予以限制或禁止。
(三)加强职业危害监督管理
提高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率及检测合格率,预防、控制和减少职业病;推动个人防护和职业健康监护工作,用人单位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和健康监护档案。到2020年,控制重大急性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发生,全区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率达到90%;全区新、改、扩建木质家具制造、水泥生产、石材加工、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职业卫生“三同时”要达到70%;木质家具制造、水泥生产、石材加工、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的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率达到70%以上;检测总体合格率达60%以上;从业人员职业卫生培训率达到80%以上;职业病危害告知率和警示标识设置率达到80%以上。
(四)完善应急救援体系建设
1.加强应急预案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编制、评审、备案、修订等工作,在风险评估基础上,优化各类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预案体系,增强各级各类应急预案的针对性、可操作性。建立应急预案数据库和数字化应急预案管理系统,实现应急预案动态化、智能化、精细化管理。三是规范应急演练工作,完善演练计划、组织、评估等流程,加强演练的标准化组织与实施。
2.加强应急队伍体系建设。坚持专业化与社会化相结合,全面强化应急队伍体系建设。以重要企业为基础建立我市危险化学品救援基地。到2020年底,基本形成“统一领导、协调有序、专兼并存、优势互补、保障有力”的应急队伍体系。
3.加强科普宣教体系建设。加大应急管理科普宣教工作力度,健全应急知识普及网络,完善应急管理培训体系,强化公众危机意识、安全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进一步提高公众应急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4.加强示范项目体系建设。认真总结“十二五”期间企业应急管理规范化示范点建设的成功经验,在企业应急管理规范化建设中推广建设标准,完善评估体系,不断赋予应急管理工作新内涵。到2020年,我区企业基本完成应急管理规范化建设工作,实现应急管理体系标准化、规范化。
5.加强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建设。进一步对应急物资摸底调查,整合资源信息,建立应急物资储备数据库。实现各类应急物资的综合动态管理和资源共享。加强企业应急装备建设,改善和提升应急装备水平。
6.加强应急平台支撑体系建设。完善安全生产应急平台建设,实现与省安全生产应急平台和市安全生产应急平台互联互通。建立安全生产应急基础资源数据库,初步实现安全生产监管信息化。
(五)强化监管监察执法能力
1.建立完善安全监管责任制。落实属地管理责任、部门监管责任,进一步健全安全生产监管责任体系,将安全生产监管责任体系建设纳入党委政府绩效考核范围,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要求。加大安全生产指标考核权重,实行安全生产和重大事故风险“一票否决”。加快安全生产责任向乡镇、重点村延伸,确保“五级五覆盖”。制定安全生产监管监察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理顺综合监管与专业监管、安全监管与行业监管的职责关系,明确行政审批、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确认责任边界。积极落实煤矿安全生产地方监管体制改革,着力加强属地监管能力建设。深化行政审批制度和安全准入改革,精简、下放审批事项,创新事前预警、事后事中监管方式。改革专业技术服务机构资质监管体系和运行机制,明晰各级监管监察部门、生产经营单位和专业技术服务机构的职责。进一步完善事故调查处理机制,建立事故性质界定科学、事故查处依法依规、预防措施全面务实、责任追究切实到位、社会监督渠道畅通、结案评估及时有效的事故查处工作新常态。
2.加强安全生产执法保障建设。进一步健全安全生产监管执法机构,落实开发区、工业园区等功能区安全监管责任。严格执法人员选拔条件,加强执法人员的思想建设、作风建设和业务建设,加强执法人员专业实训考核,建立以依法履职为标志的安全监管监察执法人员能力评价体系,建立现场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强化安全生产基层执法力量,对安全生产监管人员结构进行调整,实现专业监管人员配比不低于在职人员的80%。进一步加强与有关高等院校的合作,选派安全监管干部参加安全技术类专业的继续教育。健全安全生产监管执法经费保障机制,将安全生产监管执法经费纳入同级财政保障范围,深入开展安全生产监管执法机构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改善调查取证等执法装备,保障基层执法和应急救援用车,统一配置执法服装,满足执法工作需要。加强行业主管部门安全监管执法能力建设,赋予相应执法权,并在机构、经费、装备等方面提供保障,使行业主管部门安全监管执法责任与职权能力相一致、相匹配。
3.着力提升安全生产执法效力。进一步规范安全监管执法内容,依照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和规章,以清单方式明确每项安全生产监管监察职权和责任,制定工作流程图,并通过政府网站和政府公告等载体,及时向社会公开,做到安全生产监管执法不缺位、不越位。创新安全监管监察方式,建立区域协作机制,建立政府购买服务和实施第三方协助监管检查的机制,推行联合监管、派驻执法、委托执法,构建纵向有区、乡镇(街道)分级监管,横向有政府职能部门分工负责,纵横交叉、责任明晰、信息互通、实时监控的立体网格化动态监管机制,完善政府监管和社会监督体系。积极探索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分类分级管理制度,对企业安全生产实行差异化管理。建立安全生产与职业卫生一体化监管执法制度,对同类事项进行综合执法,降低执法成本,提高监管实效。加强执法监督,建立执法行为审议制度和重大行政执法决策机制,依法规范执法程序和自由裁量权,评估执法效果。
(六)深入实施科技兴安战略
1.推进安全科技支撑体系建设。充分发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的技术优势和专业特色,整合资源,将安全生产科技创新、安全检测检验、技术推广与服务、信息共享和人才建设统筹考虑,健全“政、产、学、研”一体化的安全科技创新平台,构建安全科技支撑体系。
2.加大安全科技研发推广应用力度。健全安全生产科技政策和投入机制;大力推动安全科技创新,以科技引导我市安全生产科学管理、企业本质安全和产业整体安全水平的提升;积极推广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等安全科技先进成果,提高企业本质安全和产业整体安全水平,提升政府监管装备的科技含量,提高执法和监管水平。
3.积极推进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坚持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大力实施“互联网+安全生产”科技战略,推进信息技术与安全生产的深度融合,统一安全生产信息化标准,完善安全生产信息基础设施和网络系统。积极推进安全生产大数据平台的建设和运用,实现跨部门、跨地区数据资源共享共用,提升重大危险源监测、隐患排查、风险管控、应急处置等预警监控能力。推动矿山、金属冶炼等高危企业建设安全生产智能装备、在线监测监控、隐患自查自改自报等安全管理信息系统。推进危险化学品、民爆物品、烟花爆竹等企业建设全过程信息化追溯体系。对接“中国制造2025”,深入开展“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科技强安专项行动,到2020年,建成一批“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示范企业。
(七)推进安全文化强市建设
1.构建安全发展核心价值体系。全面落实依法治国理念,建设以“生命至上”为核心的安全发展价值体系。拓宽安全生产现代化传播途径,加强安全生产舆论正向引导,扩大安全新闻影响力,传播安全正能量。开展安全生产月、安全生产万里行、安康杯等多载体的社会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活动。实施安全生产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计划,营造浓厚安全生产氛围。加强中小学安全教育师资人员的配备和培养,鼓励中小学开办各种形式的安全教育课堂,强化基础阶段安全教育。
2.构建安全生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以安全发展为主题的文化精品创作,制定安全文化精品创作导向目录,推出更多制作精良的好作品。创新安全生产文化服务方式和手段,促进安全生产宣传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提高安全文化设施建设管理服务水平,引导社会资本投资兴办安全文化产业。充分借鉴其他地区优秀安全文化成果,促进安全文化交流。完善安全文化产品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推动公共文化设施向社会免费开放。
3.营造惠民安民共建共享环境。完善安全生产守信激励失信惩戒机制,建立安全生产诚信评价和管理制度。强化企业安全社会责任建设,建立企业安全自我承诺宣誓制度。加大安全生产公益广告、知识技能、案例警示等投放力度。大力推动安全文化示范企业、安全社区、安全主题公园、安全主题街道、安全体验馆、安全教育基地等建设。推进城乡安全文化一体化发展,广泛开展群众性安全文化活动,推动安全文化设施向社会民众开放。
四、重点工程
(一)全区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程
1.完成建设渝水区隐患排查治理暨行政执法信息系统。
2.建设安全生产教育平台。
(二)全区高危行业治本攻坚工程
1.实施煤矿安全技术改造项目。在灾害严重矿井开展瓦斯、水害防治重点工程,在小煤矿集中的矿区组织进行区域性水害普查治理工程,通过采用先进适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装备,提高矿井抗灾水平。
2.实施金属与非金属矿山安全技术改造项目。实施尾矿库、露天采场边坡、排土场等高陡边坡滑坡等重大安全隐患治理工程。
3.实施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安全技术改造项目。实施危险化学品和化工企业生产、仓储安全环保搬迁工程,开展化工园区安全生产一体化管理和油气输送管道隐患治理,建立全区化学品危险特性基础数据库和在线报送系统。
4.实施一批高温液态金属吊运安全技术改造、涉氨制冷企业液氨使用安全技术改造和粉尘防爆安全技术改造项目。
5.实施公路、隧道桥梁、人员密集场所等安全防护设施建设工程。
(三)全区安全科技保障能力建设工程
积极开展“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示范企业创建,以机械化生产替换人工作业,以自动化控制减少人为操作,大力提高企业安全生产保障能力,大幅提高企业安全生产水平,到2020年底建设一批“机械化、自动化”示范企业。
(四)全区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建设工程
以矿山、危化、油气输送管道等行业为重点,建立应急救援队伍,强化应急演练与宣教培训工作,提高应急事故处置能力;建立健全区级安全生产应急平台,完善各级安全生产应急数据库以及统计、评估、监测监控、演练、智能模拟、预警分析、在线会商、资源管理和预案管理等功能,加强安全生产应急资源大数据建设。
(五)全区安全生产监管监察能力建设工程
建设完善区、乡(镇)级安全监管部门基础设施,改善监管监察部门执法工作条件,补充配备现场监督检测、调查取证分析、应急值守和处置等专业执法装备,完善事故鉴定分析、专用设备保管、执法文书档案、复议听证等执法业务用房。
(六)重点行业领域职业病危害专项治理工程
突出高危粉尘、高毒物品等严重危害劳动者生命和健康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以矿山开采、石材加工、金属冶炼、家具制造等粉尘、毒物危害严重的行业领域为重点开采职业病危害专项治理;加强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源头治理,限制使用或者淘汰职业病危害严重的技术、工艺、设备、材料、推动职业病危害严重企业转型升级和淘汰退出。
五、保障措施
(一)落实目标责任制度
乡镇(办)和区有关部门是规划实施的责任主体,要成立规划实施领导机构,制定规划实施方案,明确职责分工,逐级分解落实规划主要任务、重点工程和目标指标。乡镇(办)要在上级有关部门指导下,结合本地区实际,编制实施本级安全生产专项规划,并把专项规划纳入地区重点规划范围。规划实施责任主体要充分调动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根据自身条件建立规划目标责任体系,坚持将解决全局性、普遍性问题与集中力量率先突破相结合,确保按期完成规划任务。
(二)健全规划推进机制
建立横纵相连的规划实施推进机制,明确有关部门在规划推进工作中的任务分工。区安监局要加强规划工作的统筹协调和指导,发展改革、财政等部门要制定有利于安全生产的财税、产业、价格和投资政策,科技部门要加强对安全生产关键技术的研发与示范支持,工业部门要加大企业安全技术改造力度,行业安全监管部门要切实承担好规划赋予的重点任务。
(三)定期开展考核评估
加强对规划实施进展情况的跟踪分析。在2018年、2020年终开展规划实施情况考核评估。考核评估结果向本级政府和上级安监部门报告,以适当方式向社会公布,并作为对本级政府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